Industry Applications
·
氰化物作為一種劇毒物質,廣泛存在于多種工業廢水中,其主要來源包括電鍍、采礦(尤其是金礦開采)、冶金、化工合成等行業。
氰化物在水中的形態多樣,通常分為游離氰(FCN)、可弱酸解離氰(WAD-CN))和強酸解離氰(SAD-CN)。
氰化物對水生生物具有極高的毒性,并且能夠通過食物鏈富集,最終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,對含氰工業廢水進行有效處理,去除其中的氰化物的毒性,是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領域的迫切需求。
含氰廢水的處理技術包括堿性氯化法、紫外氧化法:
·堿性氯化法雖然技術成熟、操作相對簡單,但易產生有毒的含氯副產物(如AOX、氯胺等),且對某些穩定絡合氰化物(如鐵氰絡合物)處理效果不佳
·UV/H2O2高級氧化技術利用紫外光(UV)與過氧化氫(H2O2) 的協同作用,產生具有極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(OH),進而實現對氰化物的有效降解,這一過程涉及羥基自由基的生成、氰化物的多步氧化以及對絡合氰化物的破絡等反應。
羥基自由基一旦生成,便會迅速攻擊水中的氰化物離子(CN-),氰化物的氧化降解通常經歷一個多步驟的過程,首先被氧化為毒性相對較低的氰酸鹽(CNO-),隨后氰酸鹽進一步被氧化或水解為無毒的二氧化碳(CO2) 和氮氣(N2)或銨鹽。
對于工業廢水中常見的金屬氰絡合物,特別是可弱酸解離(WAD) 的氰化物,如銅氰絡合物(Cu(CN)x)、鋅氰絡合物等,UV/H2O2技術不僅能氧化游離氰,還能有效破壞這些絡合物的結構,釋放出金屬離子和氰根離子,隨后氰根離子被·OH氧化。
在UV/H2O2處理氰化物的過程中, 氰酸鹽(CNO-)是主要的、可檢測到的中間產物。
氰酸鹽的毒性遠低于氰化物(約低1000倍),且在水溶液中不穩定,易于水解或被進一步氧化。
典型的紫外高級氧化去除氰化物曲線圖:
在pH<9.2時,氰化物主要以劇毒且易揮發的氰化氫(HCN)形式存在,為避免HCN逸出造成二次污染和安全風險,氰化物氧化通常在堿性條件下進行,研究表明,pH10-11是適宜范圍,但過高的pH可能不利于·OH的有效生成。
·電鍍行業廢水
電鍍廢水是含氰廢水的主要來源之一,其特點是通常含有較高濃度的游離氰化物和絡合態氰化物(如銅氰絡合物、鋅氰絡合物等),同時伴有多種重金屬離子(如Cu, Ni, Zn,Cr)和有機添加劑,成分復雜。
·礦冶行業廢水(金礦、鋼鐵等)
礦冶行業,特別是金礦濕法冶煉(氰化法提金)和鋼鐵焦化等過程,會產生大量含氰廢水。這類廢水的特點是氰化物濃度波動范圍大,且可能含有難降解的金屬氰絡合物(如鐵氰絡合物[Fe(CN)6]3-/4–,其穩定性遠高于WAD氰化物) , 以及硫氰酸鹽(SCN-) 等其他伴生污染物(Enviolet - Cyanide Classification),UV/H2O2技術在處理這類廢水時顯示出一定潛力。
·其他化工行業廢水
除了電鍍和礦冶行業,一些有機合成、制藥、農藥生產等化工過程中也可能產生含氰廢水,其中可能包含有機氰化物(腈類化合物),UV/H2O2技術產生的·OH具有強氧化性,不僅能降解無機氰化物,對部分有機氰化物和伴生的其他難降解有機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,有助于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或降低其總體毒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