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rvices
相關介紹
主要有如下中試設備:
紫外線/雙氧水
紫外線/臭氧/雙氧水
紫外線光解
紫外線薄層消毒設備
紫外線薄層旋流氧化設備
臭氧催化
開展水處理中試試驗,是在實驗室小試完成、技術路線確定后,向工程化過渡的必經環節。其核心目的有三點:① 驗證小試參數在 m3·d?1 量級連續流條件下的穩定性;
② 獲取放大系數(停留時間、UV 功率密度、氧化劑投加量、副產物控制等)的校正數據;
③ 形成后續 10–100 m3·h?1 示范裝置的工藝包和商務報價基礎。
以下流程已為國內多家企業(含制藥、染料、農藥、TDI 等高 COD 含鹽廢液)提供過中試項目驗證服務,可直接作為企業 SOP 或技術協議藍本。
一、項目啟動階段
1.1 技術交底
1.2 簽訂《中試技術服務協議》
1.3 現場 HSE 交底
二、中試裝置設計
2.1 工藝路線
? 主流:UV/H?O?(或 UV/O?、UV/H?O?/O3,UV/PS)均相體系;
2.2 必備單元
2.3 儀表與控制
三、現場安裝與調試
3.1 安裝周期:1–2周(撬裝一體化設備可縮短至 3 d)。
3.2 調試步驟:清水試車、低負荷運行、逐步切換原水運行
四、連續運行與數據采集
4.1 運行工況矩陣設計
4.2 分析指標與頻次
五、數據整理與工藝包
5.1 關鍵放大參數
5.2 中試報告目錄(供業主/環評/專家評審)
① 廢水來源與性質;
② 工藝路線與裝置照片;
③ 連續運行曲線;
④ 能耗與物耗(kWh·kg?1 COD、kg H?O?·kg?1 COD);
⑤ 副產物與毒性變化;
⑥ 問題與對策;
⑦ 示范裝置投資與運行成本估算(CAPEX/OPEX)。
六、結束與交接
? 現場拆除或轉為示范裝置
? 技術交底會:向業主工藝、儀表、安環、檢修部門移交操作手冊+備品備件清單。
系統參數
相關服務